导航目录
1. 什么是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指作为哲学意义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的存在没有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价值。与其说它是一个人公开表示的立场,不如说它是提出的一种针锋相对的意见。
虚无主义Nihilism这个词最早来源于拉丁语中的“nihil”,意为“什么都没有”
不仅仅是任何东西都没有内在客观的意义, 而且任何意义包括你自己创造的意义, 也完全没有意义, 失去支撑自己生活的那种幻觉。
但是当一个人说“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 是什么意思?因为有和无是一个关系型的概念。
如果一个人说“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 一般来说要相对于你认为本来什么是有意义。
正如人们之所以能区分冷和热, 是因为人体器官能够识别冷热并作出反应。但如果宇宙中有一种生物, 无法感知冷热, 并且可以在正无穷到负无穷的温度中生存, 此时人类对它们说:“1000℃太热”, 它们将无法理解。
所以这是虚无主义中的一个矛盾, 当一个人说“任何事情都没有意义”, 要有 “有意义的事情” 或者“本来有意义”作为前提。只是当个体取消其意义的时候, 它才变得没有意义。这样一来就有些空洞或不知所云了。
让我们来想象一个彻底的虚无主义者会是什么样子?
- 不一定悲观的
- 也不一定乐观的
- 可能是有一点乐观或无所谓的
- 既然一切没有意义, 那他会去死吗?死也没有意义, 所以他未必是会寻死的。
社会上有一种人, 认为爱国主义, 自由主义, 家庭和爱情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类人是虚无主义吗?
他们是把现成的观点当成了信仰, 是白费功夫, 是把一切都当做虚妄。这种人是自以为是的, 他们反对主流的价值, 别人肯定的价值, 他们有一种巨大的否定性。
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因为他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分不出好坏。比如他受伤了, 会不会去医治? 他有没有人类本能这种趋利避害?
所以真正有意义的, 不是谈所有生活当中的所有事物都是没有价值, 没有高低对错好坏之分。而是谈某种重要的, 具有超越性的根本性的终极价值, 它是否存在, 是否真实, 是否有意义。
尼采《权力意志》中对何为虚无主义的回答:最高价值的自行贬黜。
这不是一个突然来临的事件和答案。 在宗教和柏拉图以来的哲学中, 那些被设定为原则、规范、理想的这些东西, 失去了约束力和创造力。主流文化倡导的最高价值被拒绝了。
所以有了“耶和华”的断言。 (更流行的翻译是是上帝已死, 但上帝一词来源于道教的最早出现在周朝的记录”昊天上帝”)
尼采理解的耶和华已死, 是说耶和华只是(部分)西方人内心渴望的一个外化物, 而人现在要学着收回这种渴望。
尼采是一个更加激进的无神论者(当然这种对古人的解读总是有很多流派), 尼采认为西方在创造耶和华的同时, 还附带了人次和怜悯这些价值。 是人让耶和华成为这些价值的典范和保证,(应该有人会认为这里尼采的论述与现状和事实有差异, 但此时只是讨论尼采个人的观点。)但现在人要走向自己了。
从神到走向自己, 这是如何发生的?西方宗教对教徒有一种约束和规范, 他们都是建立在人的感性生命之上。
问题就在这里, 尼采认为人们要把这些原则规范理想建立在生命之上来寻求答案, 这就是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是用以指研究超经验的东西(灵魂、意志自由等)的学问。)这扭曲了生命最根本的价值, 所以造成了虚无主义。
所以尼采认为把价值原则规范, 建立在超越生命之上的那种形而上学的努力, 都是误入歧途的。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 张三非常爱李四。
- 因为某种偶然的、不具备任何感情意义的情景, 张三获得一个来自李四的东西, 比如一只钢笔。
- 然后张三将这只钢笔视若珍宝, 倾注思念与心血。
所以张三将感情建立在这种“他本人赋予其特殊含义的钢笔”的种种行为和种种幻想, 是误入歧途的感情。
正确的例子则是, 张三李四相互爱慕, 一个特殊的纪念日, 李四送张三一支真正具有特殊含义的钢笔, 则是建立与感情之中, 正中核心。
更加清晰地讲, 无论是两情相悦还是单相思, 张三都应该去看看在构建心中的画面之前的真实世界是什么样子, 然后或者主动追求, 或者两情相悦, 经营好感情, 再或者确信对方毫无兴趣后杀死这当下的感情转而追寻另一个新的开始。
也就是说:
- 神是人类构建的
- 与之对应的, 还有各种原则和规范 (这些都是形而上学)
- 人们在这种人们自身构建的规范中, 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 这是不对的
- 更应该去看看构建形而上学的世界之前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那么, 构建形而上学的世界之前的世界里, 一些人看到了什么样的世界? 或者说尼采认为这是种什么样的世界? 尼采认为这个世界里有两种道德:
- 强者道德, 他们赞美生命生机勃勃。
- 弱者道德, 奴隶道德。
在这个世界里面, 无所谓后来后来世界里的善恶是非。
到了柏拉图之后, 当时的人们把这种出于生命感受的欲望压抑了, 把它转向成为一个认知问题, 再到基督教有一个更大的扭转, 尼采认为基督教是一种平民的柏拉图主义, 让那些生命力不够旺盛的人, 处在奴隶道德中的人, 陷入了软弱无力无心生怨恨的人, 有了一次翻转的机会, 把这种奴隶道德产生的软弱当作道德价值。这就是道德历史上的努力大反叛, 弱者伪造了一个新的价值图表, 类似于今天的劣币驱逐良币。从报复和仇恨的树干上生长出一种新型的爱。在“一切灵魂都是平等”的口号下, 向强者造反, 并且弱者最终胜出, 并导致现代化观念革命和整个社会秩序的堕落。
所以简而言之, 什么是虚无主义?尼采认为: 如果你不相信你自己的生命的力量, 而把你生命的意义建立在超越你感性生命之上的那个形而上学的信仰之中, 你注定会导致虚无。因为你依附于一个超验的形而上的理论。
当然, 正如很多历史典籍和哲学概念一样。虚无主义在几百年里, 并不是总是固定的。政治家, 阴谋家, 宗教的, 各种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尝试通过预言和行动赋予“虚无主义”以他们所希望的含义。
- “否定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否定“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等,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这里的“虚无主义”就是字面的意思。
2. 尼采对虚无主义的诊断
那么尼采如何解决虚无主义中面临的困境?
2.1 不完全的虚无主义( ×)
抛弃旧的价值, 重新建立一种新的(超验的, 形而上学的)价值观念。
2.2 消极的虚无主义( ×)
对虚无主义听之任之, 毫不作为。
2.3 积极的虚无主义( √)
以生命强健的权力意志, 作为设定价值的新原则, 而且这种新原则是大无畏地, 勇敢地承认和接受命运
2.4 为何之故
尼采在札记里写道:“虚无主义的问题就是“为何之故””。
这种问法源自一种习惯的思维: 他的目标必须通过外部, 通过某种超越人类的权威来安置, 来给定, 来要求。 这种习惯在尼采看来, 就是自我放弃了生命本身的力量。
所以在尼采看来, 虚无主义并不是智慧的终点, 而是起点。 既然我们认识到不存在客观价值, 但这并不是引发我们绝望的理由, 而是会导致人对“超人”的一种肯定。
什么是超人呢? 超人是学会了肯认同自己生命价值的人。
我们要赞美我们自己之所是, 以往从来之所是, 以及将来永远是所是, 我们自己就是价值的创造者。我们是这样一种存在, 我们的根本天性就是意志, 就是权力意志, 它将塑造我们自己思想与行动的规则。我们要讲自己变成自我创造的艺术作品, 而不用应答任何更高的权威。这是一种强烈的对生命本身价值的尊重。
在尼采看来, 价值就是生命本身的保存和提升, 这是一种内在的价值原则, 同时是重估以往一切价值的原则。
在你猜看来, 所有世界上给我们带来的感知,理论,学说, 其最根本的价值就在于我们的生命和生命力本身。 这是我们人类作为生物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的根基, 也是我们生活有意义有价值的来源。 只有看清这一点, 你才能张扬生命力, 才能够合理地主张价值。
所以尼采呼吁大家回到生命本源的力量, 让我们能够重新产生跟我们的生命的存在的根本支源发生关联的一种活法。 这就是尼采认为的积极的虚无主义。即面对无意义的世界, 由我们的生命力来创生自己的价值。
3.
4. 尼采是虚无主义者吗?
大部分人认为不是, 海德格尔是例外
5.
6. 刘擎的体会和超人哲学的危险性
尼采给的答案是张扬自己的生命力, 但答案本身好像有很多困惑, 内在的紧张和危险性, 以及一些神秘性。
- 比如导致好战, 尼采甚至主张消灭弱者。
- 超人哲学是一种强者的哲学, 对弱者并不友好。
- 弱者和奴隶根本无法找到自己生命生机勃勃的价值感和力量感。国君和将军相对容易通过治理国家, 开拓疆域以践行超人哲学。但对于底层和奴隶, 为了生存已消耗掉绝大部分的生命力, 谈何追求价值感和力量感?
- 正因为如此, 美好的幻想世界, 对于奴隶而言更可能是美味的安慰剂。如果打破幻想, 迎来的可能不是新生, 而是幻灭和死亡。
- 尼采说所有人, 包括弱者, 都有一种本能的生生不息的生成性, 弱者也可以超越自己, 成为超人, 成为强者。第二一条路是继续回到环境中。尼采认为强者会选择第一条路。
- 什么是对生命的自我肯定?
- 放任自己的欲望, 才能成为我之所是?
- 尼采并不是通过生物性的角度来阐述。
- 尼采既不主张简单地放纵或简单的控制。
- 这里尼采强调了艺术的重要性, 主张通过艺术来提升自己的精神气质。
- 如今人类非常惧怕一切外在于我们意志之外的规范, 无论是超验的还是科学的或者生物的。
- 好像一承认, 我们就被异化了, 这些力量都构成了我们自由的异化力量。
- 这就暴露出一种威胁, 这这样会导致我们失去自己创造自己的自由。 好像去尊重高于我们的所谓存在, 就必定会否定自己的生命。
- 放任自己的欲望, 才能成为我之所是?
- 刘擎的解答: 人必然会与外界接触, 外界里外在于意志之外的规范 并不 一定构成 必然的压抑束缚。 作为一个生命存在, 应该把整个世界当作自己成长的资源
- 尼采本身也体现出矛盾性, 学习者应当去芜存菁。
- 阅读尼采是开始, 而不是终结于他。
本文大部分整理于刘擎教授的讲学, 少部分自己添加。
本站文章除单独注明外均为原创,本文链接https://bowmanjin.com/540,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