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如来”?

1. 如来 在梵文中的本意

如来,梵文tathagata,

tatha 梵文,如是,这样,如此,

gata 梵文,来或者去,移动,运动,运行,走,是该动词的分词形式,

所以“如来”一词的梵文本意是像这样来(或者像这样去)

2. 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如来

梵语对此的解释,涉及到古代中国人和印度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对于中国人而言,来和去有很明显的差别,越来越靠近我,或者这边,就是来,越来越远离我,或者这边,就是去,来就是来,去就是去,所以二者决不可混用,因为有着明显区别。

但是对于古代印度人而言, 来和去显然没有那么大的差别,它们的共性就是移动或者运动,或者走,一个隐藏的,早已司空见惯而往往基本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因为前提设定了“我”, 有“我”的存在,所以才会有靠近“我”才会有“来”的说法,离开“我”才会有去的说法,也就是说,在区分来和去之前,已经设定了一个前提,就是“我”的存在,这对于古代中国人而言,显然是显而易见,毫无疑问且习以为常的,从来没有人思考过这样的设定是否本来就是正确,就是必要且合理,是否已经陷入到某种偏见里去,因为中国古代文化思考的主题并不是这些问题。

但是这样的问题印度人却很关注,他们认为,对“我”的执着成为了修行和解脱的最大障碍,所以修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去“我见”,破“我执”,修行的结果就是能够做到“无我”,对于佛而言,显然已经达到这一一种境界。故而当“无我”成为一种修行后的境界,“我”这样的设定便只能是不合理且不必要的(《金刚经》里有“无我相,人相 ,众生相,寿者相”,而佛经里常用的一句便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所以当“我”被去除以后,那么也就没有参照物和标准,也就无所谓“来”,无所谓“去”,来和去本来就是相对的,没有根本的,原则上的,实质性的差别,所以如来和善逝虽然表面看不同,实则同一,故而如来,又称善逝, 如来即是善逝,善逝即是如来,反映了佛教里的没有分别心,而不执着的思想。

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中最后不译的部分“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根据佛经翻译原则,属于咒语部分是不能翻译的,但是如果要去搞懂其中的含义,这里的揭谛,便是梵文gata的含义,也同时可以认为是来或者去的含义

由于中国人和印度人思维方式的不同,而语言又是反映思维的一种媒介和工具,汉语或许可以很好的诠释本土的语言,对于印度人的这种思维在表达上却无能为力,没有一个汉语词汇能够同时反映来和去,所以在佛典里,常常只用如来来指代佛,或者称善逝,却无法同时说明这两种状态,导致不能从根本上来反映佛的法力,境界和内涵。故而由于缺乏和梵语“tathagata”这样的词汇,如来这个词也只能认为是一个“方便”之名。

至于经书里翻译后的“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差不多能够说明这个观点。佛的法力神通由此可见,如来作为一种“意译”,似乎能看到的是,对佛而言,即来即去,无来无去,似来似去,非来非去,神通广大,随心所欲,玄之又玄(类似《庄子》逍遥游里的至人无己,不受拘束),而对人而言,则是称名即到,有求必应。不过对于如来的最根本最究竟的解释,似乎还是应该从梵文本身出发。尤其是对于认知到“我”与“无我”这一词汇背后所反映的根本问题,对于修行,境界和超脱的理念,更是如此。(这个问题似乎已经触及了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里的一个核心问题)

后来所谓的真如,一体真如,当然也是来自如来这个词,但是已经有非常明显的汉化痕迹,显得高深莫测(可能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的胡僧或者汉僧翻译有关)

本站文章除单独注明外均为原创,本文链接https://bowmanjin.com/192,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3

评论0

请先

没有账号? 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