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目录
- 1. 《道德经》有哪些版本?
- 2. 现代通行本
- 2.1 《道德经》- 1
- 2.2 《道德经》- 2
- 2.3 《道德经》- 3
- 2.4 《道德经》- 4
- 2.5 《道德经》- 5
- 2.6 《道德经》- 6
- 2.7 《道德经》- 7
- 2.8 《道德经》- 8
- 2.9 《道德经》-9
- 2.10 《道德经》-10
- 2.11 《道德经》-11
- 2.12 《道德经》-12
- 2.13 《道德经》-13
- 2.14 《道德经》-14
- 2.15 《道德经》-15
- 2.16 《道德经》-16
- 2.17 《道德经》-17
- 2.18 《道德经》-18
- 2.19 《道德经》-19
- 2.20 《道德经》-20
- 2.21 《道德经》-21
- 2.22 《道德经》-22
- 2.23 《道德经》-23
- 2.24 《道德经》-24
- 2.25 《道德经》-25
- 2.26 《道德经》-26
- 2.27 《道德经》-27
- 2.28 《道德经》-28
- 2.29 《道德经》-29
- 2.30 《道德经》-30
- 2.31 《道德经》-31
- 2.32 《道德经》-32
- 2.33 《道德经》-33
- 2.34 《道德经》-34
- 2.35 《道德经》-35
- 2.36 《道德经》- 36
- 2.37 《道德经》- 37
- 2.38 《道德经》-38
- 2.39 《道德经》-39
- 2.40 《道德经》- 40
- 2.41 《道德经》-41
- 2.42 《道德经》- 42
- 2.43 《道德经》-43
- 2.44 《道德经》-44
- 2.45 《道德经》-45
- 2.46 《道德经》-46
- 2.47 《道德经》-47
- 2.48 《道德经》-48
- 2.49 《道德经》-49
- 2.50 《道德经》-50
- 2.51 《道德经》-51
- 2.52 《道德经》-52
- 2.53 《道德经》-53
- 2.54 《道德经》-54
- 2.55 《道德经》-55
- 2.56 《道德经》-56
- 2.57 《道德经》-57
- 2.58 《道德经》-58
- 2.59 《道德经》-59
- 2.60 《道德经》-60
- 2.61 《道德经》-61
- 2.62 《道德经》-62
- 2.63 《道德经》-63
- 2.64 《道德经》-64
- 2.65 《道德经》-65
- 2.66 《道德经》-66
- 2.67 《道德经》-67
- 2.68 《道德经》-68
- 2.69 《道德经》-69
- 2.70 《道德经》-70
- 2.71 《道德经》-71
- 2.72 《道德经》-72
- 2.73 《道德经》-73
- 2.74 《道德经》-74
- 2.75 《道德经》-75
- 2.76 《道德经》-76
- 2.77 《道德经》-77
- 2.78 《道德经》-78
- 2.79 《道德经》-79
- 2.80 《道德经》-80
- 2.81 《道德经》-81
1. 《道德经》有哪些版本?
1.1 现代通行本
传从河上公传下来,魏晋人王弼注释的版本,是现代通行本的祖宗。
1.2 马王堆帛书版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批古书,其中就包括2170年前的古本《老子》,有甲、乙两种版本。两版本的书体有些不同,但都属于隶书。乙本避刘邦讳,可以断定它是汉朝的抄写本无疑。甲本由于不避汉高祖刘邦的名讳,因此可推断它当抄写于刘邦称帝之前。
马王堆帛书版因为在时间上比河上公版更早,应该更为接近原始版,但是它长期被封藏与墓内,或者只被少数人所了解,没有广泛地流传开来,故而其影响不如河上公版本。
1.3 郭店楚简版
郭店一号楚墓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南距楚故都纪南城约九公里,处于庞大的贵族葬区。于一九九三年八月、十月两次被盗。一九九三年十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荆门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被迫进行了抢救性的清理,挖掘出土了包括《老子》子在内的竹简八百零四枚,其中有字竹简七百三十枚,多用楚文字抄写。荆门市博物馆一九九八年五月出版《郭店楚墓竹简·老子》根据竹简形制的不同简本《老子》分别被整理为甲、乙、丙三种文本各本均不分《德经》、《道经》混合编辑。
郭店楚简版《老子》是我们迄今为止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版本,从时间上来说大约为公元前316年左右,这个版本是唯一最接近老子原本的《道德经》。但是有两个缺点:
- 郭店楚简《老子》所使用的文字是楚国文字,秦国一统天下后再到汉,楚国文字不再流行,导致如今很难解读。
- 因为竹简不易保存或者其他各种可能,郭店楚简版的内容不够完整。
其实《道德经》远远不止这3个版本,自诞生以来,不同时间、不同流派都尝试对其进行解读,如果细分,可能有几十个版本。但河上公版本流传最广,对中国人的影响也最大。
2. 现代通行本
2.1 《道德经》- 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四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1.1 道是什么?
这是《道德经》的第一章。本章开篇名义:“道可道,非常道。” 道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贯穿其思想体系始终。那么道究竟是什么呢? 关于对老子道的认识和诠释,历来众说纷纭。有的认为,道是精神性的本体,是脱离物质实体而独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客观唯心主义。有的则认为,道是宇宙处在原始状态中的混沌未分的统一体,主张老子的道论是唯物主义。一般认为道是宇宙的本原及万物运行的规律。陈鼓应在其《老子译注及评介》一书中引用杨兴顺的观点,将道的基本特点归结为:
- 一、道是物的自然法则,它排斥一切神和“天志”。
- 二、道永远存在,它是永存的物质世界的自然性。道在时间与空间上都是无限的。
- 三、道是万物的本质,它通过自己的属性(德)而显现。没有万物,道就不存在。
- 四、作为本质来说,道是世界的物质基础“气”及其变化的自然法则的统一。
- 五、道是物质世界中不可破灭的必然性,万物都从属于道的法则。道摧毁一切妨害自己的事物。
- 六、道的基本法则是:万物与一切现象,处于经常的运动与变化中,在变化的过程中,万物与一切现象都转化为自身的对立物。
- 七、万物与一切现象,都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中,这种联系通过统一的道而完成。
- 八、道是我们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但在逻辑思维中,它是可以认识的。由是观之,道在天地生成以前就存在于浩瀚的宇宙中,当天地生成以后,道就在万事万物中发挥着自身的作用,贯穿万物的生成、生长、发展、消亡的始终,作为一种自然规律客观地存在着。
2.1.2 道和名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是道德经的开篇, 后人在诠释这句话时,产生了歧义, 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诠释:
- 道若可以言说,就不是永恒常在之道。
- 持此种观点的人为《老子》注家的主流。从战国末期的韩非,到西汉严遵、东汉河上公、曹魏王弼、唐代成玄英、陆希声等人,都主张道不可言说。这种解读体现出一种宗教美学和神秘的美感。
- 道可以言说,但不是人间常俗之道。
- 道可以言说,但道非恒常不变之道。
- 唐玄宗的看法
- 道可以言说, 但道常变, 即特定时间空间下的道依赖于此时此地的条件, 当条件发生变化时, 道也随之而变, 而世事易变, 事物永运处于运动和发展过程中, 所以“此时此地的道非彼时彼地的道”, 所以”很难讲清楚”, 这种认识得到与第一种认识里类似的果, 但有不同的因。
2.2 《道德经》-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shi:四声),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3 《道德经》- 3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
2.4 《道德经》- 4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2.5 《道德经》- 5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chu:二声)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tuo:二声)龠(yue:四声)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2.6 《道德经》- 6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pin:四声)。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2.7 《道德经》- 7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8 《道德经》- 8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2.9 《道德经》-9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10 《道德经》-10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ci:一声)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he:二声),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 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2.11 《道德经》-11
2.12 《道德经》-12
2.13 《道德经》-13
2.14 《道德经》-14
2.15 《道德经》-15
2.16 《道德经》-16
2.17 《道德经》-17
2.18 《道德经》-18
2.19 《道德经》-19
2.20 《道德经》-20
2.21 《道德经》-21
2.22 《道德经》-22
2.23 《道德经》-23
2.24 《道德经》-24
2.25 《道德经》-25
2.26 《道德经》-26
2.27 《道德经》-27
2.28 《道德经》-28
2.29 《道德经》-29
2.30 《道德经》-30
2.31 《道德经》-31
2.32 《道德经》-32
2.33 《道德经》-33
2.34 《道德经》-34
2.35 《道德经》-35
2.36 《道德经》- 36
2.37 《道德经》- 37
2.38 《道德经》-38
2.39 《道德经》-39
2.40 《道德经》- 40
2.41 《道德经》-41
2.42 《道德经》- 42
2.43 《道德经》-43
2.44 《道德经》-44
2.45 《道德经》-45
2.46 《道德经》-46
2.47 《道德经》-47
2.48 《道德经》-48
2.49 《道德经》-49
2.50 《道德经》-50
2.51 《道德经》-51
2.52 《道德经》-52
2.53 《道德经》-53
2.54 《道德经》-54
2.55 《道德经》-55
2.56 《道德经》-56
2.57 《道德经》-57
2.58 《道德经》-58
2.59 《道德经》-59
2.60 《道德经》-60
2.61 《道德经》-61
2.62 《道德经》-62
2.63 《道德经》-63
2.64 《道德经》-64
2.65 《道德经》-65
2.66 《道德经》-66
2.67 《道德经》-67
2.68 《道德经》-68
2.69 《道德经》-69
2.70 《道德经》-70
2.71 《道德经》-71
2.72 《道德经》-72
2.73 《道德经》-73
2.74 《道德经》-74
2.75 《道德经》-75
2.76 《道德经》-76
2.77 《道德经》-77
2.78 《道德经》-78
2.79 《道德经》-79
2.80 《道德经》-80
2.81 《道德经》-81
本站文章除单独注明外均为原创,本文链接https://bowmanjin.com/98,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先
!